欢迎访问南京科普作家协会!
用户名 密码
舌尖上的药膳——清明:宁心解郁清明果
发布人:南京科普作家协会 发布时间:2021-04-10

image.png

0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为清明,时万物洁显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齐,故名也。

 

清明既是养生节气,又是传统节日。在清明前后,人们都会扫墓踏青,寄托对故人的思念。

 

当清明之日桐始华,白桐花开,清芬怡人,在古人心中,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,恰好又在清明之时,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。

 

又五日田鼠化为鴽,鸟兽随阳气而出没。田鼠为至阴之物,鸟为至阳之物。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。

 

再五日彩虹始见,空气洁净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虹,音洪,阴阳交会之气,纯阴纯阳则无,若云薄漏日,日穿雨影,则虹见。

 

清明前后,环境及体内的湿气都很大,故雨水充沛,作物生长,草木萌茂。人在此时,会特别容易犯困,加之清明节又是扫墓又是思亲,中医讲过悲则伤肺气,聪明的中国人于是通过娱乐的方式来解郁调情,放松身心,这就就有了上巳节的产生。

02

不过,从五运六气的角度看,这个清明实则是心火炽盛的阶段。这时候主气和客气都是少阴君火,不仅整体温度回暖要比往年早,心火的问题也要比往年厉害。不过五行是讲究胜复的,火气过旺则水气来复,然后不断调节。

 

在二之气,被初之气推迟的雨水按时而降,从这点推断,清明的雨水会比往年要更多。这就提示我们,清明期间要注意清心健脾,并且保持心情的开朗。

03

清明有吃青团和清明果的传统,常规是用新鲜艾叶取汁做成,不过结合今年的五运六气情况,我们推荐用新鲜荠菜或者茵陈来染色的杂粮清明果。

食材:

茵陈150g,荠菜100g,玫瑰花10g,猪肉50g(肥瘦各半),莲子(带心)10g,豆干20g,黑木耳20g,香菇20g,糯米粉230g,面粉20g,薏苡仁粉50g,调料适量。

做法:

新鲜茵陈、荠菜洗净,用热水焯一遍后过凉水,剁碎后用料理机打碎取汁(如无新鲜茵陈,则取荠菜250g打碎取汁,另取茵陈100g煮水和面);

 

将薏苡仁打碎成粉,玫瑰花煮水取汁;

 

将茵陈、茼蒿汁加入糯米粉中,约1:1比例,再加入面粉、薏苡仁粉,加玫瑰花汁及水适量,揉成面团,均匀分小份;

 

木耳、香菇冷水泡2小时;猪肉、豆干、莲子、香菇、木耳切丁制馅;

 

将小份面团擀成皮,包入馅料,捏成月牙状,上锅蒸15分钟即可。

功效:

宁心解郁,健脾祛湿。

适宜人群:

适逢清明,心情不佳,同时心火旺盛而上火、烦躁、失眠、小便灼痛,同时没有胃口,容易拉肚子的人群服用。

 

这款清明果虽好,但还是糯米制成,所以不适宜多吃,浅藏辄止就好了。

04

食材解密:

茵陈:苦辛,凉。清热利湿。治湿热黄疸,小便不利,风痒疮疥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主风湿寒热邪气,热结黄疸。”茵陈能清除人体的杂质,芳香透达,宣湿开郁,让人觉得身心舒畅,有推陈致新的功效。

image.png

荠菜:

甘,平。能和脾,利水,止血,明目。治痢疾,水肿,淋病,乳糜尿,吐血,便血,血崩,月经过多,目赤疼痛。它药性非常平和,能祛热,却又不会导致寒凉伤身。作为最好吃的野菜之一,荠菜没有一般野菜的苦涩味,鲜美可口。

image.png

玫瑰花:

甘、微苦,温。能理气解郁,和血散瘀。《食物本草》记载:“主利肺脾,益肝胆,辟邪恶之气,食之芳香甘美,令人神爽。”

image.png

莲子(带心):

莲肉味甘,性平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言其“主补中,养神,益气力,除百疾。久服轻身,耐老,不饥,延年”。能清心醒脾,补脾止泻,养心安神明目、补中养神,健脾补胃,止泻固精,益肾涩精止带,滋补元气。

 

莲子心能清心,去热,止血,涩精。用治心烦,口渴,吐血,遗精,目赤肿痛。故莲肉与莲心的搭配,着实应景。

image.png

猪肉:

味甘咸、性平。具有补肾养血,滋阴润燥之功效,主治热病伤津、消渴羸瘦、肾虚体弱、产后血虚、燥咳、便秘、补虚、滋阴、润燥、滋肝阴,润肌肤,利二便和止消渴。

image.png

豆干:

豆干为豆腐的再加工制品,功效与豆腐同。豆腐甘、咸,寒。能清热润燥,生津解毒,宽中益气,调和脾胃,消胀除满,通大肠浊气。

image.png

木耳:

甘,平。润燥利肠,补气血,润肺,止血。可以用于气虚血亏,四肢搐搦,肺虚咳嗽,咯血,吐血,衄血,崩漏等。它肉质细腻,滑脆爽口,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又称为“素中之荤”。

 

黑木耳中所含的植物胶质体,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滋补剂。胶质体有较强的吸附力,它能吸附停留在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灰尘及杂物,使其排出体外。

image.png

香菇:

甘,平。《菌谱》载其“寒极雪收,林木坚瘦,春气微欲动,土松芽活,此菌候也”。作为药食同源的菇王,具有健脾和胃、益气血、扶正固本、增强免疫力的功效。

image.png

薏苡仁:

甘、淡,凉。能健脾,补肺,清热,利湿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;“主筋急拘挛,不可屈伸,风湿痹,下气。”

image.png

南京科普作家协会  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无锡开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苏ICP备140093143号-2